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心得】千金難百早知道 ─ 從設計師談 Dragon Age 2

如果說我對於 Dragon Age 2﹝DA2﹞有什麼願望的話,那第一名就是退貨還錢來!
什麼,太直接太傷感情了嗎?
那看看第二名:
在預購之前看到 Brent Knowles 的部落格,沒有預購 DA2。
等到遊戲上市後看到某個傻 B 在小屋發了一堆對遊戲的牢騷文,
知道這個遊戲是買不得的。

Brent Knowles 何許人也?
Dragon Age: Origins﹝DAO﹞在製作名單中有三位首席設計師,
Brent Knowles 其中之一。
如果說 DAO 是羅馬,
那 Brent Knowles 就是凱薩、克拉蘇、龐培這三巨頭之一,
對於遊戲的品質和內容有相當的貢獻。

除了做遊戲,Brent Knowles 也是自由軟體設計師和一名小說家

然而 Brent Knowles 並沒有參與 DA2 的製作。
實際上,他離職 BioWare 了。
離職的理由是私人的,他說他沒辦法繼續在 BioWare 工作了。
而在離職前他對於 DA2 的製作方向和可用資源都不滿意。
尤其是對於小隊戰術作戰內容的改變,這點令他更不能接受。
在他看來,從柏德之門到 DAO,小隊作戰是遊戲的核心價值。
改變或是無法妥善呈現這樣的內容,都不是他想製作的遊戲。
Brent Knowles 在部落格另外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我在 BioWare 的十年」。
Brent Knowles 雖然不是 BioWare 的元老,但在柏德之門 2 製作時加入。
從絕冬城之夜、舊共和武士、翡翠帝國到 DAO 這一路走來,
也算經歷了 BioWare 最黃金的十年。
最後對這十年他的結語是:
「我不是一開始的那個人,而 BioWare 也不是一開始的那間公司了。」


當然如果 Brent Knowles 還在的話,DA2 會不會有一個比較高的製作水準,
這是很難說的。
我也同意不該高估 Brent Knowles 的影響力。
反過來說,事實就是 Brent Knowles 離開了,
DA2 不是一個他想要的遊戲,同時也不是很多粉絲想要的。
Brent Knowles 來製作 DA2,是一個互斥的組合。

Brent Knowles 的這篇文章是 2010/8/15 刊出,
大概和 DA2 發表預告片、開始大量宣傳的時間差不多。
從10 年 8 月到 11 年 1 月遊戲預購整整快半年的時間,我竟然都沒注意到這則消息。
如果事我先看到這篇文章,我怎麼可能會預購它!
當然這是一種事後諸葛,如果今天 DA2 很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
不過我們都知道結果是什麼了,而這個世界是以成敗論英雄的。
我想我必須要更積極謹慎的收集遊戲的資訊,不要再太過盲目了。
尤其是 WIKI 真的很不錯
﹝這個消息我最早是在 WIKI 上看到的,
不過 WIKI 更新這個內容的時候也太晚了......﹞,可以好好利用。

WIKI Dragon Age 2 引用 Brent Knowles 的相關內容註解

結果就是 DA2 的首席設計師只剩下了 Mike Laidlaw,
我在很多地方都有介紹過他對於遊戲的觀點和看法了。
相較於被粉絲給予肯定的 Brent Knowles,Mike Laidlaw 成了遊戲品質的最大戰犯。
甚至有一種說法,是 DAO 遊戲內容的核心製作,
Mike Laidlaw 根本沒有參與多少。
他主要負責把遊戲移植到遊樂器﹝DAO 一開始是以 PC 平台為目標的遊戲﹞。
DAO 多好多好,和 Mike Laidlaw 沒什麼關係。

Mike Laidlaw 在 DA2 上市前、做了很多公關宣傳

就如同對於 Brent Knowles 的過分期望,
對於 Mike Laidlaw 的這種觀點和看法,可能是不盡然公平的。
但我必須要說,很多評價都是他自找的。
Mike Laidlaw 是我看到上媒體替遊戲辯護最積極的首席設計師,
之前我替他設計的成就,已經不夠看了。

新成就獲得

另外就如同網友的評論「他怎麼聽起來那麼痛恨 DAO 的樣子」,
在很多地方他都刻意壓低 DAO 的成果來抬高 DA2 的價值。
在這種言行下,說他對 DAO 的優良內容沒多大貢獻,我還真有幾分相信。
實際上他對於 DAO 包含那些更古典的 RPG
像是舊共和武士和柏德之門遊戲機制的觀點,如果不是故意裝傻,就是根本茫然無知。

Mike Laidlaw 認為那些老 RPG 中的隊員搭配和人物發展是一種「碰巧」的成果......

Mike Laidlaw 較 Brent Knowles 資淺,
他在 Neverwinter Nights: Hordes of the Underdark 的製作加入 BioWare。
參與 DAO 團隊之前,他經歷過的大製作只有翡翠帝國。
舊共和武士、柏德之門,這些內容他都沒有參與過。
當接受 GAMESPOT 訪問的時候,
他也提到了 Dragon Age﹝DA﹞這個系列內容建立時,他正在製作翡翠帝國。
那是一個奇幻風格﹝又有點帶老外式的東方風﹞的 ARPG,
DAO 從很多過往遊戲吸功過來的內容,恐怕不包含這個部分。
當然我相信 DA2 就有翡翠帝國的影子了,
然後很多 DAO 的粉絲
以及期待它的續作會是一個傳承過往 BioWare 經典遊戲內容的玩家,幾乎都要抓狂了。

這其實是個不錯的遊戲,但恐怕不是很多人要的內容

我想 Mike Laidlaw 在 RPG 製作上的觀點,應該無須多講了。
除了我自己翻譯的 GAMESPOT 專訪
在其他很多遊戲媒體都可以搜尋到他在遊戲上市後接受訪談的內容。
他的實戰成果就是 DA2。
在這邊我們來看一些不一樣的,看看同樣對於 RPG,其他設計師是怎麼看待的。

    問:
    玩家用一個角色玩遍了整個遊戲系列,他們應該很容易認同他們的角色。
    從紙上遊戲到電腦遊戲,要怎麼樣讓這一點得到發揮?

    答:
    要讓玩家對於他們的角色擁有主控權的重要關鍵,
    在於必須讓他們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
    一個玩家必須能創造他們想像中的角色。
    另外,有兩個重點可以協助玩家和他們的角色一起成長。
    一是在冒險途中,可以做各式各樣的決定,
    讓玩家覺得他們在掌握角色的命運,而不是遊戲設計者。
    二是等級的提升、物品的獲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讓玩家自發性的感覺他們必須努力於特殊的物品和經驗點數。
    獲得在這種其中超越帳面數值之上的東西。

這是誰、在什麼時候說的?
這是 James Ohlen,在柏德之門 2 ‧ 邪神霸權的攻略本接受專訪時的談話內容。
他是柏德之門的首席設計師、柏德之門 2 的首席設計師、
絕冬城之夜的首席設計師、舊共和武士的首席設計師,
當然,他也是 DAO 的首席設計師。

因為舊共和武士的成功,在 Star Wars WIKI 的條目中也查的到 James Ohlen 的大名

James Ohlen 是真正 BioWare 開國元老,
從最早的 Shattered Steel
﹝BioWare 首發作品,因為一些光碟瑕疵的問題,就是在國外這套作品都很少見﹞,
一路走來 BioWare 的經典作品幾乎皆出自他的手筆,
除了質量效應是不同的團隊製作以外。
我會懷疑 Mike Laidlaw 在 DAO 上的貢獻,
但我絕對不會懷疑 James Ohlen 對 DAO 的貢獻。
開玩笑,柏德之門的親生父親,
由他來製作舊共和武士、製作 DAO,雖然有時代的差異和不少改變,
這些遊戲有類似的核心價值會很意外嗎?
Dragon Age 2 看起來那麼不一樣,他們根本不是同一個媽生的!

那 James Ohlen 拋下 DA 系列的粉絲去哪了?
目前他正在製作 Star Wars: The Old Republic﹝SW: TOR﹞這個 MMORPG,
從 DAO 的製作一結束,所以根本沒有參與 DA2 的製作。

最近釋出的 Sith Inquisitor 職業預告

老實說,我真的很想寫關於 SW: TOR 的相關文章,
但是我一沒內幕消息、二沒試玩機會,我所知道的,就跟大家知道的內容一樣。
不過有關於這個遊戲,有兩點我想提一下的。
第一是 SW: TOR 近年來很少見的預告片比實機操作還爛的遊戲。
我懷疑 BioWare 是不是有內奸啊。
在各大媒體上公開的 SW: TOR 職業預告片,根本是反宣傳。
空洞的場景、僵硬的動作,不要說我看不下去,
我相信 MMORPG 的主要客層看了之後就不想玩這個遊戲了。
實際上實機操作的效果還不錯,有點像是一個科幻版的 DA2,
但是節奏更快、動作更流暢、特效更華麗、場景也更吸引人。
BioWare 你們不想砸大錢做動畫,那就直接拿實機操作剪輯成很酷的短片,
做宣傳都比現在那些職業介紹短片還精彩。

在 Youtobe 上還有不少 SW: TOR 在 PAX 遊戲展的試玩影片

第二也就是它的取向,就目前來看很單機、很 RPG。
這讓有不少舊共和武士的單機玩家願意支持它,但這是不夠的,
一個億美金製作等級的 MMORPG 的 營運,需要更廣大的客源。
像一個遊戲內容很有趣的例子是,在很多 MMORPG 都有「擲骰」來決定寶物的分配。
SW: TOR 也有擲骰,但是你猜他們擲什麼?
擲「劇情選項」啊!
擲到的人就能決定在接下來的劇情互動怎麼對話或是做什麼選擇。
這應該是十幾年來 MMORPG 在系統上的一大突破吧。
不要說這樣選擇劇情了,能選擇劇情對話像單機遊戲的 MMORPG 恐怕也沒有吧。

「舊共和武士」的評價和柏德之門 2 與質量效應 2 是同一個等級的
幾個遊戲的原創角色還擠進了 IGN 的百大星際大戰系列人物前四十和前二十之列

但是這種內容、這種模式,是 MMORPG 的玩家們要的嗎?
我懷疑。
絕冬城之夜甚至是柏德之門,都可以多人連線。
不過如果要享受劇情,那要找到志同道合玩家是很不容易的。
這就是為什麼同期的 Diablo 可以成功,
柏德之門或是絕冬城之夜的連線模式難以擴展的原因。
上線玩遊戲就是要搶錢搶糧搶娘們的,誰在那裏慢慢看對話、作選擇啊。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內容嘗試,
不只是它要面對一個已經在 MMORPG 龍頭寶座上坐了六七年的魔獸世界,
它也會有一個經典而強大的新人來當它的對手、「激戰 2」。


我覺得如果有任何人或是做遊戲媒體編輯的朋友想寫一篇新的 MMORPG 的專題,
SW: TOR 和激戰 2 的比較會是一個十分精采的內容
﹝今年還可能會上的線上遊戲強作還有 Firefall
由前「魔獸世界」和「銀河生死鬥」的團隊班底製作,看來很令人期待。
不過它是線上射擊遊戲﹞。
我稍微瞄過激戰 2 釋出的情報和它宣傳的內容,
雖然我沒玩 MMORPG 已經五六年了,但我覺得激戰 2 針對的問題和改變,
比較切中 MMORPG 的核心價值﹝還有,它的預告片好看多了﹞。
再加上有激戰的成功做保證,我會覺得激戰 2 是一個有更大贏面的遊戲。
但 EA 和 BioWare 不是吃齋的,SW: TOR 更不可能是易與之輩,
LucasArts 恐怕也不想再看到第二個失敗的星際大戰線上遊戲了。
對於這三家公司來說,SW: TOR 都是一個非贏不可的產品製作,
而且一定要獲得巨大成功。

激戰 2 預告片

James Ohlen 十多年來可謂 BioWare 的常勝將軍,每戰必勝、甚少有失。
今天他要面對一個全新的戰場,他用了一些自己習慣並擅長的內容。
但光靠這些恐怕無法讓他在這個新戰場獲勝,他會不會有新的做法和法寶呢?
誰也說不準。

MMORPG 的市場正面臨一個改變的新機會。
當舊有的王者魔獸世界的玩家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
Blizzard 已宣布正在研發下一代線上遊戲的時候,
誰來接替這個寶座,或是群雄割據的新時代即將來臨,大家都在屏息以待。
EA 總裁 John Riccitiello 說 SW: TOR 只要有 50 萬的用戶就能營利,
還說不以打敗魔獸世界為目標。
實在是不符合大眾期望、投資目標和市場現實的空話。
SW: TOR 當然要跟魔獸世界、激戰 2 正面交鋒。
從他們手中把玩家搶到手,是勝利的關鍵,哪可能還有什麼新藍海可以給它賺。
MMORPG 的市場遠遠比單機遊戲更現實而殘酷,
今天我可能同時買了決勝時刻、買了最後一戰、買了戰地風雲,然後慢慢地玩。
對這三款遊戲來說,我都貢獻到了它們的銷售量。
但是 MMORPG 是拿玩家的時間換廠商的收益。
今天跑去玩 SW: TOR 的玩家,是不會對魔獸世界的營收有任何幫助的
﹝激戰 2 是買斷制,考慮起來比較複雜﹞,反之亦然。
同時一款線上遊戲用月費制的話,要能吸引玩家超過三個月,
才算是賺到一款單機遊戲的銷售。
如果遊戲的生命週期,連這樣都達不到的話,那哪有獲利的可能性。
這宛若是斯巴達戰士的死鬥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在一團血腥之後,只會有一個贏家。

網路遊戲雖然利潤驚人,但是也是很容易慘朝滑鐵盧

不過讓我們回到單機遊戲的領域,再來看看 DA 系列和 BioWare。
我對於 DA2 是什麼評價,就不需要再多說了。
但問我對於這個系列或是 BioWare 的未來還有沒有信心,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他們還有 James Ohlen、還有 Casey Hudson
﹝質量效應的團隊經理,從 MDK2 開始就在 BioWare 工作的老將。
舊共和武士他也是團隊經理,和 James Ohlen 一起完成這款經典﹞,
如果說今天是這些人做出 DA2 這種等級的作品,那就真的讓人絕望了。
但以粉絲的盲目樂觀來說,
我有十足的信心相信如果今天讓 James Ohlen 或是 Casey Hudson 來主導製作,
DA2 不至於此。
不單只是他們擁有豐富深入的遊戲觀,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以他們的經驗和輩分,
他們對於高層和上級的壓力與要求會有更強的抵抗力以及更好的對應方式。
不過事實就是這兩個人都沒有參與 DA2 的製作。
Brent Knowles 掛冠求去,留下一個 Mike Laidlaw 獨撐大局。

"Only one thing is certain. If Shepard doesn't bring help soon......"

而對於 DA 的續作和 BioWare 的未來發展我的建議是:
請重啟翡翠帝國這個 IP 的營運,讓  Mike Laidlaw 去做他想做的遊戲。
然後讓 James Ohlen 或是 Casey Hudson 完成他們目前手上的工作之後,
來主持 DA 系列未來的發展。
這樣我相信未來的一切還會很光明。

新的 DA 系列作要開始運作了嗎?

2 則留言:

  1. 感謝有機會聆聽您的見解, 受教了!!

    回覆刪除
  2. Re: 匿名 <251995855035558841>

    也感謝你支持我的文章唷 ^^

    回覆刪除